从政策到实践:朱蔚嘉女士揭秘澳洲NIV与美国EB-5的深层逻辑
作者:朱蔚嘉(Icey Zhu)
家叶集团创始人兼CEO、金牌执业移民律师
一、美国EB-5新政:资本与就业的平衡术
2025年EB-5改革法案通过后,投资门槛调整至80万美元(TEA地区)并强化了就业创造审核。新政策亮点包括:
预留签证配额: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分配20%名额,免排期,缓解老法排期问题;
直接绿卡通道:部分项目允许投资人直接申请永居,无需临时签证过渡。
朱蔚嘉分析:
EB-5的核心从“被动投资”转向“主动贡献”。例如,家叶移民近期主导的德州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因整合了就业创造与技术创新,成为新政下快速获批的典范。
二、澳洲NIV签证:从“人才引进”到“生态共建”
NIV签证不仅吸引个体精英,更注重其与澳洲社会的长期融合:
州政府合作机制:例如,昆士兰州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定向招募,要求申请人提交与本地科研机构合作的计划书;
创新投资者通道:投资额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项目对产业链的附加值动态评估。
朱蔚嘉案例:
一位中国人工智能专家通过NIV签证获批,关键在于其与悉尼大学联合研发的医疗AI项目,预计为澳洲节省10%的公共医疗成本。
三、移民策略的全局观:身份、资产与风险的三角平衡
无论是美国EB-5、澳洲NIV,还是土耳其买房移民,成功的关键在于:
精准匹配:根据个人背景选择最优路径(如学者首选NIW,企业家倾向NIV);
风控前置:需律师团队提前评估政策稳定性与项目合规性;
长期规划:例如通过澳洲PR衔接公民身份,或利用土耳其护照实现税务优化。
结语:移民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资源与机遇的再分配。作为从业者,我始终倡导“以终为始”的规划理念,帮助申请人实现个人价值与家庭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