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优才拒签率飙到91%,你还敢盲申吗?
拒签概率暴增10倍,仅2024年至2025年2月末,超9.3万人香港优才申请被拒,拒签率高达91%,你的香港身份凉凉了吗?
近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披露过去三年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申请及获批/被拒数据。数据中显示,2022年至2025年2月近三年时间内,香港优才计划收到了超16万人申请,其中被拒批人数超10.6万人,平均获批率仅有18%。
数字背后,是政策收紧,竞争内卷,还是申请人“踩坑”不自知?今天,小编就从政策、竞争、申请人背景三个层面,跟大家好好唠唠优才拒签背后的深层逻辑。计划申请香港身份的朋友一定要看!
政策收紧:从抢人到挑人
2024年11月,香港优才计划迎来巨变:取消综合计分制,改用12项评估准则,要求至少符合6项要求才具备申请资格。新政之下,四大门槛悄然抬高:
行业偏好更加极端
与美国移民政策相似,香港急需理工科人才。新政之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相关行业岗位更受入境处青睐,获批几率也大大提升,而销售、运营等岗位几乎“团灭”。
申请人群收窄
新政策不仅要求申请者需持有合资格大学颁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对语言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入境处更倾向于吸引高学历、高收入、高技能人才,普通申请人的竞争优势被大幅削弱。
新增收入要求
以前的综合计分制并没有要求申请人收入这一计分项,新版增加了年收入100万的要求。这说明港府不仅看重申请人学历和工作经验,还看重申请人的吸金能力。
申请材料要求更为严格
新版优才计划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起之前,申请人需要提供的材料也更多了,如果前期材料准备不齐,或是没重视补件,很容易在材料环节翻车。
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
优才政策的调整看似“突然”,实则是香港对人才需求的精准筛选从“量”到“质”的转变,通过新政直接筛掉大批“凑分党”。
自从2022年10月份,港府宣布香港优才计划年度配额限制取消,瞬间燃爆了优才的申请热情,2023年申请人数爆发式增长至2.8万人,2023-2024年度申请人数高达8.3万人。港府虽未设名额上限,但实际审批资源有限,导致审核标准被动提升,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如金融、IT、教育等,申请人背景高度同质,入境处评审机构难以从中识别真正的“高潜力人才”,导致这类优才申请更容易被入境处一刀切。
申请人背景条件达不到要求
最常见的香港优才计划申请人背景条件不达标有以下几种情况:
不满足基础条件
优才政策更新后,对于基础条件的要求更加苛刻。例如学历不达标,存在虽有本科学历但缺失学位证,或虽持有学位证但无法经由入境处认可的渠道(如学信网无法认证)进行核实等情况,都有可能成为入境处拒批原因。
实际综合背景未达要求
优才更新后要求申请人的12项评核准则中,至少需要达到累计满足6项要求才能递交申请。申请人在申请前自行评估时出现偏差,所勾选的12项准则与入境处审核标准不符,致使未达最低申请要求被拒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提交资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规范
实际上,香港入境处对各项人才引进计划申请材料的审核是有补件机制的,但随着电子化流程的推行,部分申请人因未关注补件通知而错失补件时机,也成为了被拒批的一大原因。
优才申请获批关键
政策收紧,竞争激烈,拒批率居高,想要通过香港优才申请希望渺茫?也不尽然,毕竟港府对人才的需求就摆在那里,要想顺利通过优才申请,这些关键要点一定要清楚!
个人实力条件过硬
符合6项考核标准是申请香港优才的硬指标,申请者大部分属于以下几类人才:
①高学历的 STEM 专业人才:如持有全球排名前 100 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的人士,在年龄、学历、STEM 领域、语言、工作经验等方面较易满足 6 项及以上条件。
②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世界 500 强等知名企业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凭借其工作经验、学历、语言能力等,通常也能较好地符合申请要求。
③拥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有过在国外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在年龄、国际工作经验、学历、语言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更有可能达到申请标准。
④高收入的专业人士:过去一年收入较高,如达港币 150 万元及以上的专业人士,结合自身学历、工作经验等,较容易满足条件。
⑤成功的企业家:拥有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的企业家,在业务所有权、工作经验、学历等方面能够获得相应分数,符合申请条件。
申请材料齐全无误
申请材料未准备齐全,材料要求不符、文书格式简单粗暴等情况,是很多DIY申请人被拒批的原因。由于没有做好详尽申请攻略,很多人甚至还会漏掉邮箱的补件通知,错过补件时间,最终影响获批结果。
文书质量是否过关
文书是个人软实力的体现。如果不能在文书中充分展现个人实力以及与香港人才需求的契合度,那么不管你有多优秀也难以通过入境处审核。
自己DIY还是找中介代理?
香港优才申请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申请人不仅需要处理繁琐的申请流程以及材料提交,更要能够读懂政策,灵活调整申请策略。
此外,申请通过后,申请人还需要面对身份续签、子女在港教育、保险、医疗、驾照、购房、租房,甚至是香港创业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香港本地资源、人脉来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有经验的中介服务机构代理申请,提高获批率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延伸问题。
不符合优才条件怎样拿香港身份
申请香港优才计划被拒,或不符合优才计划申请要求,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拿香港身份?
对比香港优才计划的高拒批率,香港其他人才引进计划的获批率最高可达95%,想要获取香港身份也许不用只盯着优才计划这一条路!
·其他人才引进计划
①香港高才通计划
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港币250万港币;或者本科毕业于合资格大学(全球百强名校)即可申请。
②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有符合条件的香港雇主公司聘请,或者自己在香港有公司符合自雇条件,也可以申请香港身份。
③香港研究生进修
通过修读香港全日制本科或硕士,毕业后拿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IANG)签证,同样可以拿到香港身份。
④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对于资产比较雄厚的申请人,还可以通过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即香港投资移民。申请人需合计投入最少3000万港元于香港,可投资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房地产物业和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三大类
最近家叶喜讯频传,
恭喜多位客户成功获批~
投资移民资产审查通过
3千万资产审查通关,香港身份近在咫尺
客户W总,在深圳经营科技企业多年,L总则是金融界的资深投资人。两人虽领域不同,但是商业上的好友,因同样看好香港的发展潜力结缘了家叶。面对复杂的资产来源梳理与合规申报,家叶团队以“双线并进”策略,精准匹配香港入境处要求,最终助两人同步通关。“接下来就是递交正式申请了,我们有信心带他们走完最后一公里。”
W总获批信:
李总获批信:
家叶提示香港投资移民计划重启后,对资产来源证明、投资组合设计的要求更为严谨,专业规划可大幅提升效率。
优才身份获批
客户Z先生,优才计划“一击即中”。优才新政策取消了原有的综合计分制,转而采用六大范畴、十二项准则的评估机制。申请人只需在年龄、学历、语言能力、工作经验、收入、业务所有权六个范畴中满足任意六项条件,即可递交申请。
这位90后人工智能工程师,手握两项专利却对申请毫无头绪。家叶团队从其年龄+学历+行业+经验丰富+名企经历切入,更针对人才清单要求定制文书,目前顺利获批。
优才续签获批
优才续签“零压力”,3年变7年身份进阶
“以为续签要折腾半年,结果一个月搞定!”客户K先生翻阅着崭新的身份证感慨。
三年前通过家叶获批优才后,他选择创业而非受雇,导致收入证明分散。家叶团队另辟蹊径,以其企业创造的本地就业、行业获奖为突破口,佐证对港贡献,最终无需补件直接获批。“原来入境处看重的是持续价值,而不只是税单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