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出台三大利好,移民吸引力再升级!
一、购房门槛历史性降低,新移民安家机遇凸显
新西兰政府近期宣布放宽贷款价值比限制,为首次购房者及符合移民政策的居留签证持有者创造更友好的安家环境。根据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首次购房者市场份额已达27.7%,创历史新高,其中大惠灵顿地区占比高达36%。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指出,新规将银行向低首付自住房买家的贷款比例从20%提升至25%,预计80% 的受益者为首次购房群体,包括通过技术移民和家庭签证定居的年轻家庭。
关联移民利好:
投资签证申请人可通过“增长类别”(最低投资$500万纽币)或“平衡类别”(最低投资$1000万纽币)规划资金配置,同步利用宽松信贷市场购置自住房产。
新规于2025年12月1日生效,与4月实施的Active Investor Plus签证改革形成协同效应,为高净值移民提供“投资+安居”双通道。
一、$2750亿基建蓝图启动,移民就业与投资风口明朗
国家基础设施管道(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ipeline)已扩容至近1.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750亿纽币,覆盖交通、水务、医疗、住房等关键领域。基础设施部长Chris Bishop强调,其中$1810亿项目已获资金承诺,$610亿项目已动工,另有$200亿项目将于12个月内启动。

核心机遇解读:
1.就业需求激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技能岗位缺口扩大,为技术移民提供契机。例如,持技能工签的管道工、电工可通过“自我认证”制度快速融入项目。
2.投资联动潜力:基建计划优先推进“国家道路网络”与保障性住房,投资者可结合Balanced类别要求,配置资金至政府优先领域,缩短永居等待周期。
三、建筑行业改革提速,技术移民执业门槛优化
两项关键法案通过国会一读,显著提升行业效率与专业性:
1.《水管工和排水工自我认证法案》:简化住宅工程审批流程,与电工、燃气工现有制度对齐,减少BCA审核等待时间。
2.《建筑与施工(强化职业许可制度)修正法案》:引入职业道德守则,公开违规从业者信息,保障消费者权益。
移民适配性分析:
持牌建筑从业者(LBP)及相关技术工人可通过技能移民类别申请居留,新积分系统对注册资质(如水管工、电工)给予3-6分加分,叠加本地工作经验加速获批。
2024年新建1.6万套独立住宅中,多数工程适用新认证制度,为持工签的技术工匠提供充足就业机会。
新政构筑移民竞争力新高地
从购房信贷放松、万亿基建落地,到建筑体系现代化改革,新西兰通过多维度政策升级,持续强化其对全球人才与资金的吸引力。对于计划通过投资签证、技术移民或工作签证赴新的申请人而言,当前正是锁定政策红利、规划长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